“未來我們可能最終需要幾千個T,也就是幾千萬億次的計算能力,在一個汽車上才能夠達成級別比較高的自動駕駛功能?!?/p>
7月8日,寒武紀創始人兼CEO陳天石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作出以上預測。他還預告了寒武紀正在設計中的車載智能芯片。
寒武紀的這顆芯片擁有超過200TOPS的算力,采用7nm制程,具備車規級標準和獨立安全島,并將繼承寒武紀“云邊端”一體化的統一軟件工具鏈?!拔覀円恢北衷谥悄芷囆袠I要把‘云邊端’作為一個整體來考量,”陳天石解釋這背后的思考。
寒武紀是中國第一個推出云端智能芯片的創業公司,有云端訓練芯片思元290和推理芯片思元270,以及用于邊緣計算的思元220芯片的完整產品線?!暗浇裉旌浼o已經形成覆蓋了云、邊、端三個領域,包括訓練、推理等相對全面的不同品類的AI芯片,目前寒武紀產品線的特點就是‘云邊端一體’,”陳天石表示。
在未來的智能駕駛,或者說智能座艙,抑或是智能網聯汽車的生態產品,都不是說汽車是一個孤立的個體,而是必須要和云端的數據中心和邊緣計算的單元構成一個系統級的整體,他們之間存在非常頻繁的數據交互和人工智能模型之間的升級和傳輸。
“在云端,我們需要收集大量的數據去做人工智能模型的訓練;在車上,在車上,我們需要及時處理傳感器的數據,在行車的每個過程中做好決策;在路側,我們需要實現車和路側的數據交互,獲得更好的駕駛體驗。所以只有在一個統一的系統平臺上,才能保障這個系統更高效更穩定地運行。對于汽車行業,可能確實需要嚴肅考慮,在不同場景之間的,在泛汽車領域智能處理方面的,系統的一體化問題,這會使整個數據交互和AI算法解決方案的升級迭代變得非常靈活,非常高效?!?/p>
寒武紀的所有處理器都是用統一的處理器架構和平臺級基礎軟件,這意味著開發者只要在云端應用寒武紀的產品,也就可以在終端和邊緣計算平臺使用相應的產品。并且由于統一的指令集和架構,云邊端可以采用統一的軟件平臺,開發的應用可以在云邊端互相兼容,這大大減少云邊端不同平臺的開發和應用遷移成本。
陳天石在演講開始時說道,“人工智能的要素之一是算力。隨著深度學習的興起,包括人工智能應用的普及,最近一些比較大的模型,像自然語言處理模型,他的尺度到了千億級的參數。那么要訓練一個這么復雜的模型,所耗費的時間和電費,包括設備的費用都非常昂貴。所以如何獲得更加廉價、能效更高的算力是智能芯片行業需要長期努力的方向?!?/p>
這種用不同芯片適配不同場景,同時減少云邊端不同平臺的開發和應用遷移成本的方式就是他給出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