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i 技術
隨著物聯網設備市場的增長,傳感器將部署到越來越多的設備和場所中,按目前移動設備的指數級的發展趨勢,到2019年時會有超過100億部移動設備每個月將會交換35萬兆比特的信息,而這還僅僅是移動端的數據。
更加快速以及大量的數據傳輸會變得越來越重要,如果物聯網繼續以目前預測的速率進行增長,那么我們目前的基礎設施將無法處理這樣的數據傳輸要求。但是科學家已經發現了一種比傳統Wi-Fi傳輸數據速度要快100倍的方法,而你需要做的僅僅是打開電燈。
如果我們希望大數據和物聯網繼續發展,那么Li-Fi就是目前唯一可行的解決方案。僅僅需要加入一個微小的微型芯片就可以變成Li-Fi發送器,最終,全世界超過140億的燈泡將會變成140億個發送器。
Li-Fi是運用已鋪設好的設備(無處不在的LED燈),通過在燈泡上植入一個微小的芯片形成類似于AP(Wi-Fi熱點)的設備,使終端隨時能接入網絡。該技術通過改變房間照明光線的閃爍頻率進行數據傳輸,只要在室內開啟電燈,無需Wi-Fi也便可接入互聯網。
什么是Li-Fi
Li-Fi是英文 LightFidelity 的縮寫,它是一種雙向、高速、完全網絡化的無線通信技術,同時它也是一種可見光通信的形式,屬于無線光通信的一部分。無線光通信包括紅外和紫外通信,也包括可見光通信。然而,Li-Fi是一種獨特的形式,因為它既可以用于照明,也可以同時用于通信。
Li-Fi技術由英國愛丁堡大學電子通信學院移動通信系主席、德國物理學家Harald Hass教授發明。在2011年的一次TED演講中,首次將這種可見光通信技術稱為“Li-Fi”,從此Li-Fi 技術開始進入公眾和媒體視線。
Li-Fi技術通過對于光線強度的調制來傳輸數據,LED燈能以人眼無法察覺的速度進行閃爍,從而傳輸數據——這有點像高科技的莫爾斯電碼。這種光的閃爍頻率極高,肉眼是無法察覺的。只有光敏探測器才能檢測到這種光線變化,然后將其轉化成電信號的形式。
每個設備都被賦予了獨特的波長,Li-Fi系統使用的光柵可以同時處理許多光線,保證多個設備接入時上網同樣流暢。這種設置使得任何兩個設備不會共享連接,這樣一來就不會出現網絡擁塞,而網絡擁塞正是現在Wi-Fi網絡連接慢的常見原因。
事實上,科學家已經在實驗室中演示,表明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實現每秒鐘傳輸224千兆的信息,這相當于18部1.5G的電影。在一個辦公室環境下,其信息傳輸速度可以達到傳統Wi-Fi速度的100倍。除此之外,Li-Fi并不會產生和Wi-Fi一樣的電磁干擾,這意味著它也可以應用于很多非常敏感的環境中,例如醫療機構。
Li-Fi工作原理介紹
Li-Fi是利用快速的光脈沖無線傳輸信息,根據不同速率在光中編碼信息完全可行。最基本的信號就是‘1’和‘0’,如果我們將燈光打開狀態設定為‘1’,燈光關閉狀態設定為‘0’,那么通過燈光的開關就可以實現數字信號的傳輸。在條件足夠的情況下,燈可用有線的方式接入骨干網絡,讓室內的所有設備都能進行無線通信接收。
總的來說,Li-Fi的工作原理是將可見光源作為信號的發射源(光信號),通過控制安裝有特制微芯片的LED燈的亮、滅,來與終端接收器之間進行通訊(光信號轉譯成普通電信號)。而起到連接器作用的LED燈根據目前的了解,它也僅僅是我們家中所使用的普通LED燈,這也多少為今后Li-Fi的大范圍普及降低了不少門檻。
如下圖所示:LED燈具利用信號處理技術,將數據嵌入到光束中,并且以超高的速度發給光電探測器,然后這種微小的光線變化會被轉化為電信號,再轉回數據流的形式,發送給計算機或者移動設備。
無線射頻通信需要射頻電路、天線和復雜的接收器。然而 Li-Fi 要簡單的多,它使用的直接調制方法,和低成本紅外通信設備使用的方法類似。紅外通信為了不損傷眼睛,所以功率受限。然而,LED燈泡可以具有高亮度,能夠達到很高的數據傳輸率。
Li-Fi的光源選擇
作為兼顧照明和通信的新技術,Li-Fi在追求高傳輸速率的同時,不能影響照明的質量和要求,尤其是在光源的研制上。Li-Fi的光源既要具備通信光源調制性能好、發射功率大和響應靈敏度高等優點,又要滿足照明光源高亮度、低功耗和輻射范圍廣等特點。
1. LED:LED的調制帶寬決定了通信系統的信道容量和傳輸速率。目前Li-Fi技術采用的光源大多數是白光LED,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得益于LED技術的快速發展?,F階段商用的白光LED產品根據光譜成分的不同,主要分為兩大類:PC-LED和RGB-LED。
白光LED的實現方式主要有:藍色LED芯片激發黃綠色熒光粉轉換成白光(PC-LED)、紫外光或紫外LED激發三原色熒光粉產生白光和紅、綠、藍3種LED芯片封裝在一起混合產生白光(RGB-LED)。
2. LD(激光二極管):由于研究人員不滿足LED調制達到的數據傳輸速率,激光二極管替換了現有的LED,利用激光器的高能量與高光效,傳輸數據的速率可以比LED快10倍。激光照明可以混合不同波長的光產生白色光,類似于RGBLED。
雖然基于LED的Li-Fi可達到10Gb/s的數據傳輸速率,可以改善Wi-Fi中7Gb/s的數據傳輸速率上限,但是激光傳輸數據的速率可以很容易超出100Gb/s。在通信方面,激光二極管相比于LED,具有更快的響應速度、可以直接進行調制和耦合效率高等優點。
Li-Fi有哪些優點
Wi-Fi的問題在于信號覆蓋范圍小,尤其是面對墻壁,也容易被黑客劫持。雖然近年來帶寬增加,但當太多人同時訪問 Wi-Fi時,速度非常容易變慢。增加更多的Wi-Fi最多只是一個部分的解決方案。它不能解決安全問題,只能部分解決可擴展性問題,相比于當前主流的Wi-Fi通信技術,Li-Fi有如下優勢:
● 廣泛性:LED的響應時間短、壽命長和無輻射,所有的LED燈都可成為互聯網的基站。
● 數據密度: Li-Fi具有1000倍于Wi-Fi的數據密度,因為可見光可緊密低包含于照明區域中,而射頻通信往往會發生分散,造成干擾。
● 高速度:因為低干擾,高設備帶寬和高強度光學輸出,所以數據率十分高。通信速度可以達到每秒數十兆甚至數百兆,未來的傳輸速度還有可能超過光纖的傳輸速度。
● 寬頻譜:無線電波的頻譜很擁擠,而Li-Fi的頻譜寬度(約400THz)比無線電波多10000倍,無需頻譜的使用許可執照,也解決了全球無線頻譜資源嚴重短缺現狀。
● 高效率:無線電波基站的效率只有5%,大多數能量只是消耗在基站的冷卻上,而Li-Fi的數據可以并行傳輸,同時提高效率。
● 低成本:利用已有的照明線路可實現光通信,不必新建基礎設施。
● 高保密性:只要遮住光線,信息就不可能向照明區以外泄漏。
● 實用性:可以對無線通信覆蓋的盲區作填補,如地鐵、隧道、航海、機艙及礦井等無線通信不暢的區域。射頻在水下十分難以傳輸,但是Li-Fi可以在水中很好傳輸。
● 安全節能:地球上的生命已經適應暴露在可見光中,所以該技術沒有健康方面的憂慮。LED照明本身就是節能的,數據傳輸只需要微不足道的額外功率。
Li-Fi有哪些缺點
當然,這種方式也有一些缺點。例如,在陽光充足的白天,接收器將無法區分信號;和Wi-Fi不同,Li-Fi信號不能通過墻壁...... Li-Fi都有以下缺點:
● 反向通信:從LED燈泡發射信號到手機上的光電二極管只解決了問題的一半,如何從手機發信號回去才能保證通信鏈路暢通(當然可以用無線電通信作為補充,不過這讓這個技術的標準化變得很難)。沒有人希望自己的手機在欣賞視頻的時候還亮著大燈泡。
● 環境干擾:環境光源有時候會工作在同樣的光譜頻段,這時候如果環境光源比較強,很有可能Li-Fi會無法正常通信,由于信/干噪比(SINR)太差。你能容忍太陽光太強的時候,屋里面沒法正常通信嗎 —— 沒錯,你手里的紅外遙控器在陽光太強的時候有可能會失靈,Li-Fi也一樣。
● 通信距離:雖然在實驗室中有論文號稱通信能達到1Gbps的帶寬,在一般沒有專家指導的安裝環境中,這實際上很難達到??梢云诖膸拺撛贛bps范圍。
● 競爭技術:并不像Li-Fi的聲稱者所說的那樣,無線電通信就不能做到Li-Fi的優點,實際上Wi-Fi聯盟正在制定一個新的標準802.11ad,在60GHz通信,也具有帶寬大(~7Gbps)、距離短(~10m)、保密性能好(無法穿墻)等等特點。個人的經驗,要知道一項技術好不好,不僅要聽技術的倡導者怎么說,更要聽技術的競爭對手怎么說。
● 關聯技術:搞可見光通信,就意味著做出來的產品不僅要符合通信的標準,還要符合可見光的技術規范。相關的產品要有更多的認證工作要做,這可能不是一兩年就可以完成的。而且怎么通過有線把通信網絡接入每個燈泡,也不是那么簡單的,目前比較有希望的是同電力線通信(PLC)聯合。
標準化:目前802.15.7還剛剛起步甚至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前面還有漫長的路要走,要形成一個有影響力的產業,不是一家公司能夠做● 到的。目前來講,產業鏈里面還缺少重量級的公司加入。
隨著物聯網的發展,聯網的設備將在2020年左右超過500億個,無線頻譜資源匱乏引發的帶寬危機,已經越來越嚴重。另外,每年世界所需要使用的無線數據量也在不斷增加。所以,Li-Fi 為解決這些挑戰提供了一條新思路和方案,也將有助于提高新加坡在未來5G和物聯網領域的國際競爭力。
Li-Fi 是 Wi-Fi 和4G / 5G 的補充,不是替代品。Li-Fi可以被用于路燈,作為智能城市應用的接入點。家用電器的指示燈可以通過天花板燈將這些設備連接到互聯網,而帶有集成 LED 的可穿戴式設備可以監控健康參數并將數據發送到互聯網。
本文來自Open Connectivity Foundation微信公眾號